首页文章百家杂谈
文章内容页

得人才者得天下

  • 作者: 李万祥
  • 来源: 励志故事
  • 发表于2017-03-03 00:00:00
  • 被阅读
  • ——谈《芈月传》体现的三种架构思维

    关注这部电视剧,还得从一个人说起。时常因加班难以看到电视剧的我,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电视机旁看到张仪口若悬河地向大王进谏。此刻,回想起十多年前参加中文本科学习时的情景,教古代散文的教授介绍:苏秦、张仪乃巧舌如簧。于是,就倍增了好奇心,倒想看看这个张仪有多会说、多能讲,巧舌到什么程度。然而,没过几个晚上,自己竟被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、命运多舛的人物所俘获,渐生爱恋、日日追逐。看过、思过、回味过,剧中集中体现的辩证思维、精准思维、效忠思维,让人受益匪浅,更增底气、长才气、迈豪气。

    祸兮?福兮?选择的辩证思维

    面对选择,有时还真可以用“艰难决择”来形容。剧中芈月因自己的弟弟小冉年幼无知被人栽赃陷害要遭宫刑,左右上下求人都没人情愿帮助的她,只得选择给大王侍寝。她三番五次地求情,终于打动了大王嬴驷。这侍寝也罢,偏偏又得到大王的宠爱;宠爱也罢,偏偏又为大王生下个大胖小子;生下小子也罢,这个孩儿偏偏又聪明伶俐……几次兄弟间的对决,让大王逐渐冷落了公子荡,却喜欢上了公子稷。这一切,都被心地狭隘的王后芈姝看在眼里、记在心上、恨在骨子里。

    一旦嫉恨发展到一定程度,它就会像原子弹一样爆发。终于有一天,王后不再顾及姐妹情份,施出“杀人蜂”伎俩,让本就暗潮涌动的后宫斗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不过这些,只有姐妹双方知道,大王却蒙在鼓里。一向知书达理、聪慧过人的芈月知道:此刻,待在宫中将是危机重重,主动提出离开王宫到蜀地去。然而,大王并未应允,以致驾崩后,母子被流放到大雪纷飞的燕国当质子,饱受欺凌与折磨……

    一次次选择,一个个决断,让我们很难看出其中的对与错,这正如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”。有时,我们在工作中,常常是多做了事,却是问题暴露得最多;遇到工作轻松了,人却老了身体不行了……凡事种种,似乎都很难找到“两全齐美”的办法。因此,我们在搞决策、作选择时,都要力求认清事物的两面性,辩证看、轻松干,在多磨中增加底气,也许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控中。

    识时务者为俊杰,判断的精准思维

    什么时候进,什么时候退,这需要我们准确的判断力。剧中张仪得知太子公子荡继位后,立即作出“三十六计走为上策”的决定。此刻,很多观众都可能不太理解:留在强大的秦国就可以马上享受荣华富贵了。秦国的强大,张子功不可没,理应留下来,怎么会选择放弃呢?

    如果我们从人物的性格来分析,公子荡自幼喜武厌文,在母后不健康的教育环境熏陶下,他的成长注定将是一介武夫。一个有勇无谋、刚愎自用的人掌握了大权,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样的事,不用想就知道了。

    再来看看苏秦(“头悬梁、锥刺股”中的“刺股”就来源于他年轻时发奋读书的故事),在秦国,孟嬴多次引荐他,想让他辅佐父王。芈月知道他的才华,但并不想荐举他留在秦国,这可让痴情的孟嬴怀恨在心。当芈月母子在燕国落难时,大公主孟嬴置之不理,而苏秦却仍然用智慧和勇气及时相助。为什么会是这样,答案却非常简单。苏秦不光明白了芈月当时“一山不容二虎”判断的精准,还看重了芈月为人的仁厚以及未来。

    识时务、审时度势;墙头草、见风使舵……这些词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,意思大概就是要分析时局,估摸情况变化。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看得到“势风”,知道什么时候放下“碗筷”。这种判断力的形成,就需要平常的深厚积累,需要超强的综合分析能力。多读书、勤思考,方能长才气,你也同样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、出手不凡。

    忠臣不侍二君,传统的效忠思维

    君与臣、主与仆,宫内与宫外、中央与诸侯,在剧中,这些脉络都打理得十分清楚,主与次的位置一点儿也不含糊。

    魏监乃大秦后宫中权倾一时的太监,很会揣摩秦王赢驷的心思,极会察言观色,做事几乎是滴水不露,但对于黑白是非的判定,他是有自己底线的。当惠后芈姝追查遗诏,被其属下下毒逼他说出遗诏去向时,他依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刎报国。

    芈月的奶娘葵姑,这个仆人可算是极其效忠自己的主子了。当看到公子稷被杀人蜂追杀时,她立即脱掉孩儿身上惹祸的香艳外套,用自己的衣服挡住杀人蜂的侵袭,自己为此差点丧命;当芈月母子在燕国蓟城驿馆被芈茵蛊惑的韩伍派人在房间放火时,又是她为取回嬴稷新做的寒衣而被严重烧伤……这一切的一切,体现出了仆人对主子的忠诚忠心。

    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”大监魏监也好,芈月身边的葵姑也罢,他们都是人,都有七情六欲,需要主子的关心关照。这种主子与臣子间形成的命运共同体,在心连心、手牵手的呵护下,迈出了更加催人奋进的豪气。

    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聪明的你,悄悄地告诉我,你又从《芈月传》中悟出了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