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美文写景美文
文章内容页

母训动人亦正人

  • 作者: 邓佑标
  • 来源: 励志故事
  • 发表于2017-02-21 00:00:00
  • 被阅读
  • 母亲的话,总是热乎的、绵密的,给人温暖,催人奋进。作为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,母训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。

    齐国被燕国攻破后,又发生绰齿之乱。齐王仓皇出走,不知所踪。侍臣王孙贾寻而不见,只得回家。母亲教导他:汝朝出而晚来,则吾依门而望;汝暮出而不还,则吾依闾而望。汝今事王,王走,汝不知其处,汝尚何归焉?听了母亲的话,王孙贾在齐国街市上振臂高呼,率领众人杀了绰齿。齐王也很快被找了回来。

    齐王出走,你不知道他在哪,还回来干吗?王孙贾母亲的话,是劝子忠于职守。李贽点评道:古来母训尽有,不能如此哀切动人。

    汉代京兆尹隽不疑的母亲,劝导儿子为官应严而不残。隽不疑每次出门办差抓了囚徒,其母辄问,有没有纠正冤案并使人活下来,若有,母亲便喜笑颜开。如果没有,母怒,为不食。为让儿子成为一个慈善爱民的好官,隽母可谓用心良苦。

    清代的蒋士铨在《鸣机夜课读记》中,详细描述了母亲劝学时的情景。记母教铨时,组绣纺绩之具,毕置左右;膝置书,令铨坐膝下读之。母手任操作,口授句读,咿唔之声,与轧轧相间。儿怠,则少加夏楚,旋复持儿而泣曰:儿及此不学,我何以见汝父!训诫之中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厚爱与希望。

    母训浩如烟海,动人亦正人。或劝子与人为善,或教子勤学苦练;或劝子廉洁为官,或教子精忠报国,不一而足。梁启超很推崇母教,说上可相夫,下可教子,近可宜家,远可善种。又道:故天下之大本二:曰正人心,广人才。而二者之本,必自蒙养始。蒙养之本,必自母教始

    母训为何有力量?因为母亲是子女的根。那个怀胎十月的人,那个用乳汁喂养子女的人,她的一言一行总是为着孩子们的。母亲的话,不仅有巨大的教化作用,更有强大的情感维系。

    日军血洗东辛庄后,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,他们企图让这位母亲给儿子写信劝降。不料,外表瘦弱的白文冠意志坚定,无论日军怎么威逼利诱、软硬兼施,她就是不答应。日军逼急了,她斩钉截铁地说:我儿子是中国人,从来不知道投降二字,你们有本事跟他打去。我老婆子来了就没想活着回去!

    为了让儿子无后顾之忧,专心抗日,年近古稀的白文冠选择了绝食。一连七日,滴水不进,终于玉镯坠地,为国殉难。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,马本斋强忍悲痛写下豪言:伟大母亲虽死犹生,儿定继承母志,与日本人血战到底!

    有人比喻:母亲的话,是你干渴之时,滋润心田的一眼清泉;是你迷途之时,指引重返正确轨道的一盏明灯。然而,视清泉而不顾、见明灯而不返的,也不乏其人。

    后悔没听母亲的话,仿佛是现今一些贪官落马后的习惯性表达。他们的这些话,无论是虚情假意,还是肺腑之言,都值得深思。

    《礼记》上说:孝子之养也,乐其心,不违其志。母亲对子女总是用心操心的,把母亲动人的话语、正人的劝导牢记在心、付诸行动,让老人额头的皱纹少一点、舒展一些,不正是很好的尽孝吗!